历史学教练网大尺度无遮挡激烈床震网站
一、名词诠释
1、北齐律
北齐法典总称。北齐设立后,文宣帝高洋命大臣封述、封隆、魏收等几十人修定律令。564年,赵郡、王睿等人以汉魏律、北魏律诸律为准,制定律令12篇,共949条。该律的权贵特质是规定明审,科条简要。它草创重罪十条;并沿用前代八议制。该律在刑名、刑罚、量刑幅度上对隋唐及以后各朝法律都有关键影响。
2、蛮书
唐代对于云南的史著。唐樊绰著,十卷。原书无名,后人或称《云南史记》《云南纪》等。书中叙述了六诏民族概况,很是诠释了南诏的政事轨制、军事组织、民族风习以及南诏与周围各民族的干系。另外,对南诏及云南各地的交通气象、城镇建制等均有较把稳的记叙。该书对了解唐时期彝族、白族等民族的社会组织轨制、文化思惟气象、民族干系等均有较报复的价值。
3、四行二局
“四行二局”是指国度金融体系的中枢,是国民党平直罢休的六大金融机构。四行二局包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赖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国民政府竖立了以运筹帷幄军火为主的中央信赖局和从事小额储蓄、储金汇兑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以把持天下的信赖、保障等金融业务。 这么,四行二局便成为国度本钱金融把持的中心。
4、关税自主通顺
20世纪20年代发起的要务达成中国关税自主的通顺。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于《南京协议》。《天津协议》强项后,帝国目的罢休了中国海关大权。关税主权的丧失,给中国的经济和民族工买卖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中国人民一直为达成关税自主而构兵。民国设立后,北洋政府曾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两次提议“关税自主”要求,但都未达成。“五卅通顺”后,段祺瑞政府在天下反帝倒段狂潮下,于1925年10月召开由列强12国代表进入的关税很是会议。中共北京党组织为鼓动关税自主的达成,发动了气势 普遍的关税自主通顺。北京党组织辩论国民党“左派”屡次组织各人举行反对关税会议的游行请愿。由于帝国目的不愿烧毁既得职权,关税会议最终莫得取得实践遵循。关税自主通顺有劲打击了帝国目的和军阀总揽,提高了人民全球的醒觉,促进了天下人民拔除不对等协议的构兵,有意于保护民族工买卖的发展。
5、英诺森三世
12世纪末13世纪初罗马教皇。在其任教皇时,教皇权势达到顶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训诫管理轨制。1215年,他主办召开第四次拉特兰宗训诫议,笃定基督教圣礼为浸礼、肯定礼、婚典、弥撒、忏悔、圣职授任礼和临终涂油礼七项,要求每个教徒每年至少向神甫忏悔一次,做弥撒一次。西欧基督徒的宗教生计大约莫领化。1199年,他曾向各地训诫纳税,教皇在全西欧范围内的纳税权从此运行,教皇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多。他还曾迫使英王约翰进贡称臣,搅扰德国皇位秉承,组织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6、柏林墙
1961年,苏联和民德(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分界线处辩论修建的围墙。二战后,德国和柏林市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第二次柏林危急中苏联和民德为羁系公民流向西柏林,1961年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阻隔墙。西柏林人出入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查验,还需办理入境手续。柏林墙是二战以后德国分手和冷战的符号性建筑。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倒塌,1990年两德重归融合。
7、马略军事雠校
古罗马共和国后期在朝官马略实行的军事雠校。雠校的主要内容:(1)烧毁征召有产公民服役的公民兵制,转业募兵制,凡志愿又安妥服役条目的公民不论财产等第皆可应募从戎。(2)服役期为16年,国度职守刀兵装备并发薪饷,退伍后分给地盘。(3)意大利城市和农村的解放民也可征募从戎。马略的军事雠校收尾了罗马公民兵轨制,搞定了因小农衰微导致的兵源穷乏问题,使大宗的无产穷人加入戎行,既巩固了罗马政权,又稳当了罗马社会。可是马略的雠校使原有的公民兵变成了永远服役的职业戎行,遂酿成了军人权力的扩张,为军事独裁政事的产生创造了条目。
8、周敦颐
北宋知名思惟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一世大部分时刻讲学,晚年假寓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其所创派一名“濂学”。政事上倾向于旧党,思惟偏于保守。周敦颐以儒家思惟为基础,交融了佛、道思惟,表露了性理之学,遂成为宋明新儒学思惟发展之先河。提议了理学的一些基本成见:诚、理、阴阳、动静、混沌、太极、五行等,主要学说是“混沌而太极”的寰宇生成论。著有《太极图说》《黄历》,后人编有《周子全书》。
9、貌阅(大索貌阅)
隋朝为搞定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度钱粮减少的气象而实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都门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仕宦“大索貌阅”,即字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事,来查对本身材貌,以防诈老讹 小笼罩租役。一朝查出户口空虚者,里正、党长发配远处,同期,还鼓吹匹夫相互检举,告讦空虚之户。又号令堂兄弟以下支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宗笼罩赋役的壮年和隐退的户口再行编入户籍,增多了封开国度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简答题
1、简述明清改土归流
明代云贵、两广、四川、湖广一带居住着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多数尚处在陪同制时间。元朝时,由当地首领总揽,称“土官”,受中央封爵。
明政府在云南、贵州竖立布政使司,有运筹帷幄地镌汰土官,在一些地区保留土官;在一些地区派出汉人任职,称“流官”,土流兼治;后又经受弹压和提高“士官”为流官的办法,实行“改土归流”;以达到冉冉加紧罢休这些地区的有计划。但明政府的搜刮,很是是流官的贪图,常激化方位与中央的矛盾。
雍正年间,在明代“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罢休,进一步实行了改土归流。鄂尔泰任云贵广西总督时,对贵州苗疆、云南、广西的土司多改为政府任命的流官;随即又在四川的大小金川等地改土归流。即拔除自元代以下世及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总揽。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时云南越州土知州因作乱被斩,乃废土州,置越州卫。自后时有此举,而畛域较大者,一为永乐时平贵州思南、思州两宣慰使之乱,;一为万历时平四川播州宣慰使之叛。清雍正年问,由云贵总督鄂尔泰主办的改流,乃历史上畛域最大的一次,触及云南、广西、贵州等五省。在改流地区,清政府设兵驻扎,实行屯田,兴办学校,臆造户口,拔除往时土司机诈总揽,根绝土司之间之纷争,促进迢遥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调换,加强了中央对迢遥地区的罢休。但直至清末,土司轨制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2、简述明朝《大诰》的主要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亲身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便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关键案件,以诰文的形态向天下发布,警告仕宦们,不要陈词谰言。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洪武中期,仕宦徇私枉法、豪强消失、脱避粮差日趋严重。朱元璋为顾惜封建总揽,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编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1385)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六合,诰戒臣民。响应了明太祖治浊世用重典的思惟。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3、简述本钱原始辘集的实践过甚形态
2003年,湖南的一个叫周炎光的老人在族谱中意外翻出了一张泛黄的借条,据他所说,周家当年是地主,土改时被没收了土地,他家的族谱一直在本村的周秋保手里。1980年,周秋保因病去世,周炎光父亲的周连池这才取回自家族谱,但却没有对外声张。9年后,周连池临终前嘱咐周炎光,说是族谱中有一条子,要他日后务必“解决”一下。
我们小学的课本里就有许多和红军万里长征有关的故事,"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红军夺草地"......我们都知道,当年红军长征的条件是多么艰苦,不仅需要克服艰苦的环境,还需要时时刻刻提防敌人的偷袭和攻击。
清政府在1888年正式组建北洋水师,而这支舰队是我国第一支近代化海上重型武装力量。
这90名获得嘉奖的官兵大尺度无遮挡激烈床震网站,都是参与了车臣战中的同一场战役——776高地之战。
(一)实质。本钱目的分娩形态成立前,通过暴力等非梗直技能使分娩者与分娩而已相分离,使分娩而已相聚在少数人手里的进程。
(二)主要形态。在西方本钱目的发展史上,主要通过以下形态达成原始辘集。(1)新兴的资产阶层和新贵族用暴力的技能迫使小分娩者同分娩而已分离并辘集本钱。它一方面使社会分娩而已集会到少数人手里,一方面又使无数分娩者升沉为雇佣工人,为本钱目的分娩形态准备了前提条目。英国的圈地通趁机是例证。(2)用武力治服隶属国,通过抢劫金银财务、贩卖陪同等技能来聚敛钞票。举例16世纪的陪同贸易。
4、简述俄国1861年农奴制雠校的实质、配景、措施及真理
►实质:封建田主阶层联接下的从上至下的资产阶层性质的雠校。
►配景:
(1)根底: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逾期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度,农奴生计极其贫窭,莫得人身解放,莫得购买力,酿成国内阛阓短促,解放劳能源虚浮,严重羁系了本钱目的的发展。
(2)经济:工业更动鼓动,西洋工业资产阶层发展壮大,要求发展本钱目的经济,实行资产阶层民主政事。
(3)政事:沙皇俄国强化帝王专制,固守农奴制,导致敌我矛盾机敏,农奴举义不停,最终使沙皇亚历山玩忽志到挽救总揽危急必须进行自我雠校。
(4)思惟: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举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高出体裁家的体裁作品宣传了发蒙思惟,动摇了封建思惟的基础。
(5)平直:克里米亚(克里木)干戈的失败,加重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危急,袒露了农奴制的流毒,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民通顺的方滋未艾使沙皇的总揽堕入危急,鼓动了农奴制雠校。
►主要内容:
(1)经济: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拔除农奴制的规定:①次第农奴在法律、政事上有人身解放和一般公民权,梗概领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买卖;②田主不可买卖农奴和干与农奴的生计;③地盘仍归田主系数,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农奴不错得到一定数目的分地,但必须出钱向田主赎买;④农民在赎买之前,仍要为田主交租税、服劳役;⑤竖立了村社和乡组织,严格监督和罢休农民。
(2)政事:建就方位自治机构。在农村建就方位自治局,城市设立城市杜马(议会)。
(3)司法:拔除旧的等第审判轨制,设立陪审轨制和讼师轨制;实行公开审判。
(4)教化:鼓吹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竹素。
►历史真理:
(1)规定在法律上拔除了封建田主对农民的人身罢休,千万农奴获取人身解放,大大扩大了俄国解放劳能源开始,有意于工业更动的发展。
(2)通过雠校,农民得到了我方的地盘,分娩积极性的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报复的真理。
(3)动摇了俄国逾期的封建分娩干系,促进了俄国本钱目的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报复转念点。
(4)局限性:没能从根底上篡改封建的分娩干系。①不透顶性:此次雠校实践上时一个和洽的居品,保留了大宗的封建残余。②抢夺性:农民不错购买地盘,但仍需缴纳高额赎金,是对农奴的一次大畛域强抢。③乱来性:农民虽不受田主利用,但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猛进度上仍被料理。
三、诠释题
1、唐朝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演变过甚真理
(一)租庸调制。它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轨制,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缴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缴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缴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若是抵挡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也叫“输庸代役”。若是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可罕见三十天。隋朝次第五十岁以上的人时刻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行并轨制化,并次第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刻从事农业分娩,有意于社会经济的归搭救发展。
(二)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鼓动下,唐王朝对国度税收体制作出关键挽救。在秉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堕入窘境中的租庸调制,转业融合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纳税,每年分夏秋两次缴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实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所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是一种比拟顺应其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轨制。它与其时地盘高度集会,大多数农民失去地盘成为租户,以及商品经济不停发展的情况相顺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纳税转向主要按地盘和资产纳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钱粮轨制上的响应,是封建税制的一个报复雠校,是税制的一大高出。
2、晚清政府历次对外干戈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第一次烟土干戈和《南京协议》等一系列协议的强项,使中国社会运行发生 根人性的变化。政事上,中国的安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疆城齐全遭到坎坷,司法、关税等主权运行丧失,中国运行受制于西方列强;经济上,中国自食其力的当然经济运行受世界本钱目的经济的强横冲击,并冉冉成为世界本钱目的的商品销售阛阓和低价原料的供应地。从此,中国由一个安然的封开国度冉冉地调度为半隶属国半封开国度。
(二)第二次烟土干戈,通过《天津协议》和中英、中法《北京协议》,中国门户为之翻开;互市港口增多十一个,且长远长江和南北沿海;使中国的领海和内河主权、海 关和外贸主权、司法主权等进一步丧失;而列国公使常驻北京,又极地面便利了列国 对清政府就近施加影响和加强罢休。使中国半隶属国化进一步加深。
(三)甲午干戈过甚强项《马关协议》是《南京协议》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它给中国带来了贫窭的横祸,使中国的半隶属国化进度进一步加深。它强占中国大片疆城,不仅严重坎坷了中国的疆城齐全,而且刺激了列强均分中国的诡计,掀翻了帝国目的均分中国的狂潮。同期也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民族觉醒的信得过发端。
(四)中法干戈是中国反对骚扰并取得告成的干戈,但驱逐却被清政府的和洽蹊径摈弃。中法干戈不仅收尾了第二次烟土干戈以后形成的“中外合好”的场面,而且进一步袒露了清政府的腐化窝囊和对外心虚和洽的激情,生长了英、法、俄、日等列强骚扰中国过甚邻邦的诡计。
(五)八国联军干戈过甚后强项的《辛丑协议》,使中国要职守巨额的赔款,匹夫承受的祸殃更深;也使中国的更动派和部分国人看清了清政府的衰落窝囊,因而纷纷相沿反清的革庆幸动。此外,《辛丑协议》的签署,符号着中国社会照旧富有沦为半隶属国半封建的状态,清政府已在很猛进度上成为西人罢休中国的器具。
3、美国 1787年宪律例律的国度轨制特征大尺度无遮挡激烈床震网站
(一)主要内容。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会议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宪法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为联邦制国度。字据宪法,联邦的中央国度机关具有超出各州之上的权力。宪法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国度最高行政首级是总统,由选民辗转选出,任期4年。总统既领有行政大权,又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率。总统过甚任命的内阁不合国会崇拜。总统需要依期向国会提议洋情答复,同期有权否决国理解过的法律。如国会两院再行以2/3的多数票通过该法律,即可平直见效。宪律例律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 众两院构成。接洽院每州议会选两名代表构成,任期6年,每两年改组1/3。众议院议员由选民平直选出,任期两年。国会领有税收、贷款、刊行货币、次第度量衡、邮政、斗殴、征兵等权力。一切法律经国理解过,y11111少妇无码电影总统批准,即可见效。最高司法机关是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须取得接洽院的欢跃,终生任职。最高法院有诠释一切法律和协议的权力。
(二)特征。从国度体制来讲大尺度无遮挡激烈床震网站,这部宪法体现了均权和制衡的原则。它通过三权分立的体制来增强资产阶层的总揽力量,合营资产阶层和社会上的很多矛盾,而况重视少数人权力过分扩张以及个人独裁的产生。1789年又制定出针对宪法的10条修正案,次第了多少公民的解放职权,使这部初度出现的资产阶层成文宪法愈加齐全。
2014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练真题历史学教练网
一、名词诠释
1、北齐律
北齐法典总称。北齐设立后,文宣帝高洋命大臣封述、封隆、魏收等几十人修定律令。564年,赵郡、王睿等人以汉魏律、北魏律诸律为准,制定律令12篇,共949条。该律的权贵特质是规定明审,科条简要。它草创重罪十条;并沿用前代八议制。该律在刑名、刑罚、量刑幅度上对隋唐及以后各朝法律都有关键影响。
2、蛮书
唐代对于云南的史著。唐樊绰著,十卷。原书无名,后人或称《云南史记》《云南纪》等。书中叙述了六诏民族概况,很是诠释了南诏的政事轨制、军事组织、民族风习以及南诏与周围各民族的干系。另外,对南诏及云南各地的交通气象、城镇建制等均有较把稳的记叙。该书对了解唐时期彝族、白族等民族的社会组织轨制、文化思惟气象、民族干系等均有较报复的价值。
3、四行二局
“四行二局”是指国度金融体系的中枢,是国民党平直罢休的六大金融机构。四行二局包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赖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国民政府竖立了以运筹帷幄军火为主的中央信赖局和从事小额储蓄、储金汇兑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以把持天下的信赖、保障等金融业务。 这么,四行二局便成为国度本钱金融把持的中心。
4、关税自主通顺
20世纪20年代发起的要务达成中国关税自主的通顺。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于《南京协议》。《天津协议》强项后,帝国目的罢休了中国海关大权。关税主权的丧失,给中国的经济和民族工买卖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中国人民一直为达成关税自主而构兵。民国设立后,北洋政府曾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两次提议“关税自主”要求,但都未达成。“五卅通顺”后,段祺瑞政府在天下反帝倒段狂潮下,于1925年10月召开由列强12国代表进入的关税很是会议。中共北京党组织为鼓动关税自主的达成,发动了气势 普遍的关税自主通顺。北京党组织辩论国民党“左派”屡次组织各人举行反对关税会议的游行请愿。由于帝国目的不愿烧毁既得职权,关税会议最终莫得取得实践遵循。关税自主通顺有劲打击了帝国目的和军阀总揽,提高了人民全球的醒觉,促进了天下人民拔除不对等协议的构兵,有意于保护民族工买卖的发展。
5、英诺森三世
12世纪末13世纪初罗马教皇。在其任教皇时,教皇权势达到顶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训诫管理轨制。1215年,他主办召开第四次拉特兰宗训诫议,笃定基督教圣礼为浸礼、肯定礼、婚典、弥撒、忏悔、圣职授任礼和临终涂油礼七项,要求每个教徒每年至少向神甫忏悔一次,做弥撒一次。西欧基督徒的宗教生计大约莫领化。1199年,他曾向各地训诫纳税,教皇在全西欧范围内的纳税权从此运行,教皇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多。他还曾迫使英王约翰进贡称臣,搅扰德国皇位秉承,组织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6、柏林墙
1961年,苏联和民德(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分界线处辩论修建的围墙。二战后,德国和柏林市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第二次柏林危急中苏联和民德为羁系公民流向西柏林,1961年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阻隔墙。西柏林人出入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查验,还需办理入境手续。柏林墙是二战以后德国分手和冷战的符号性建筑。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倒塌,1990年两德重归融合。
7、马略军事雠校
古罗马共和国后期在朝官马略实行的军事雠校。雠校的主要内容:(1)烧毁征召有产公民服役的公民兵制,转业募兵制,凡志愿又安妥服役条目的公民不论财产等第皆可应募从戎。(2)服役期为16年,国度职守刀兵装备并发薪饷,退伍后分给地盘。(3)意大利城市和农村的解放民也可征募从戎。马略的军事雠校收尾了罗马公民兵轨制,搞定了因小农衰微导致的兵源穷乏问题,使大宗的无产穷人加入戎行,既巩固了罗马政权,又稳当了罗马社会。可是马略的雠校使原有的公民兵变成了永远服役的职业戎行,遂酿成了军人权力的扩张,为军事独裁政事的产生创造了条目。
8、周敦颐
北宋知名思惟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一世大部分时刻讲学,晚年假寓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其所创派一名“濂学”。政事上倾向于旧党,思惟偏于保守。周敦颐以儒家思惟为基础,交融了佛、道思惟,表露了性理之学,遂成为宋明新儒学思惟发展之先河。提议了理学的一些基本成见:诚、理、阴阳、动静、混沌、太极、五行等,主要学说是“混沌而太极”的寰宇生成论。著有《太极图说》《黄历》,后人编有《周子全书》。
9、貌阅(大索貌阅)
隋朝为搞定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度钱粮减少的气象而实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都门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仕宦“大索貌阅”,即字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事,来查对本身材貌,以防诈老讹 小笼罩租役。一朝查出户口空虚者,里正、党长发配远处,同期,还鼓吹匹夫相互检举,告讦空虚之户。又号令堂兄弟以下支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宗笼罩赋役的壮年和隐退的户口再行编入户籍,增多了封开国度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简答题
1、简述明清改土归流
明代云贵、两广、四川、湖广一带居住着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多数尚处在陪同制时间。元朝时,由当地首领总揽,称“土官”,受中央封爵。
明政府在云南、贵州竖立布政使司,有运筹帷幄地镌汰土官,在一些地区保留土官;在一些地区派出汉人任职,称“流官”,土流兼治;后又经受弹压和提高“士官”为流官的办法,实行“改土归流”;以达到冉冉加紧罢休这些地区的有计划。但明政府的搜刮,很是是流官的贪图,常激化方位与中央的矛盾。
雍正年间,在明代“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罢休,进一步实行了改土归流。鄂尔泰任云贵广西总督时,对贵州苗疆、云南、广西的土司多改为政府任命的流官;随即又在四川的大小金川等地改土归流。即拔除自元代以下世及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总揽。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时云南越州土知州因作乱被斩,乃废土州,置越州卫。自后时有此举,而畛域较大者,一为永乐时平贵州思南、思州两宣慰使之乱,;一为万历时平四川播州宣慰使之叛。清雍正年问,由云贵总督鄂尔泰主办的改流,乃历史上畛域最大的一次,触及云南、广西、贵州等五省。在改流地区,清政府设兵驻扎,实行屯田,兴办学校,臆造户口,拔除往时土司机诈总揽,根绝土司之间之纷争,促进迢遥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调换,加强了中央对迢遥地区的罢休。但直至清末,土司轨制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2、简述明朝《大诰》的主要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亲身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便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关键案件,以诰文的形态向天下发布,警告仕宦们,不要陈词谰言。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洪武中期,仕宦徇私枉法、豪强消失、脱避粮差日趋严重。朱元璋为顾惜封建总揽,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编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1385)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六合,诰戒臣民。响应了明太祖治浊世用重典的思惟。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3、简述本钱原始辘集的实践过甚形态
(一)实质。本钱目的分娩形态成立前,通过暴力等非梗直技能使分娩者与分娩而已相分离,使分娩而已相聚在少数人手里的进程。
(二)主要形态。在西方本钱目的发展史上,主要通过以下形态达成原始辘集。(1)新兴的资产阶层和新贵族用暴力的技能迫使小分娩者同分娩而已分离并辘集本钱。它一方面使社会分娩而已集会到少数人手里,一方面又使无数分娩者升沉为雇佣工人,为本钱目的分娩形态准备了前提条目。英国的圈地通趁机是例证。(2)用武力治服隶属国,通过抢劫金银财务、贩卖陪同等技能来聚敛钞票。举例16世纪的陪同贸易。
4、简述俄国1861年农奴制雠校的实质、配景、措施及真理
►实质:封建田主阶层联接下的从上至下的资产阶层性质的雠校。
►配景:
(1)根底: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逾期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度,农奴生计极其贫窭,莫得人身解放,莫得购买力,酿成国内阛阓短促,解放劳能源虚浮,严重羁系了本钱目的的发展。
(2)经济:工业更动鼓动,西洋工业资产阶层发展壮大,要求发展本钱目的经济,实行资产阶层民主政事。
(3)政事:沙皇俄国强化帝王专制,固守农奴制,导致敌我矛盾机敏,农奴举义不停,最终使沙皇亚历山玩忽志到挽救总揽危急必须进行自我雠校。
(4)思惟: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举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高出体裁家的体裁作品宣传了发蒙思惟,动摇了封建思惟的基础。
(5)平直:克里米亚(克里木)干戈的失败,加重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危急,袒露了农奴制的流毒,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民通顺的方滋未艾使沙皇的总揽堕入危急,鼓动了农奴制雠校。
►主要内容:
(1)经济: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拔除农奴制的规定:①次第农奴在法律、政事上有人身解放和一般公民权,梗概领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买卖;②田主不可买卖农奴和干与农奴的生计;③地盘仍归田主系数,农奴不错得到一定数目的分地,但必须出钱向田主赎买;④农民在赎买之前,仍要为田主交租税、服劳役;⑤竖立了村社和乡组织,严格监督和罢休农民。
(2)政事:建就方位自治机构。在农村建就方位自治局,城市设立城市杜马(议会)。
(3)司法:拔除旧的等第审判轨制,设立陪审轨制和讼师轨制;实行公开审判。
(4)教化:鼓吹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竹素。
►历史真理:
(1)规定在法律上拔除了封建田主对农民的人身罢休,千万农奴获取人身解放,大大扩大了俄国解放劳能源开始,有意于工业更动的发展。
(2)通过雠校,农民得到了我方的地盘,分娩积极性的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报复的真理。
(3)动摇了俄国逾期的封建分娩干系,促进了俄国本钱目的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报复转念点。
(4)局限性:没能从根底上篡改封建的分娩干系。①不透顶性:此次雠校实践上时一个和洽的居品,保留了大宗的封建残余。②抢夺性:农民不错购买地盘,但仍需缴纳高额赎金,是对农奴的一次大畛域强抢。③乱来性:农民虽不受田主利用,但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猛进度上仍被料理。
三、诠释题
1、唐朝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演变过甚真理
(一)租庸调制。它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轨制,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缴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缴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缴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若是抵挡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也叫“输庸代役”。若是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可罕见三十天。隋朝次第五十岁以上的人时刻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行并轨制化,并次第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刻从事农业分娩,有意于社会经济的归搭救发展。
(二)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鼓动下,唐王朝对国度税收体制作出关键挽救。在秉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堕入窘境中的租庸调制,转业融合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纳税,每年分夏秋两次缴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实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所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是一种比拟顺应其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轨制。它与其时地盘高度集会,大多数农民失去地盘成为租户,以及商品经济不停发展的情况相顺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纳税转向主要按地盘和资产纳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钱粮轨制上的响应,是封建税制的一个报复雠校,是税制的一大高出。
2、晚清政府历次对外干戈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第一次烟土干戈和《南京协议》等一系列协议的强项,使中国社会运行发生 根人性的变化。政事上,中国的安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疆城齐全遭到坎坷,司法、关税等主权运行丧失,中国运行受制于西方列强;经济上,中国自食其力的当然经济运行受世界本钱目的经济的强横冲击,并冉冉成为世界本钱目的的商品销售阛阓和低价原料的供应地。从此,中国由一个安然的封开国度冉冉地调度为半隶属国半封开国度。
(二)第二次烟土干戈,通过《天津协议》和中英、中法《北京协议》,中国门户为之翻开;互市港口增多十一个,且长远长江和南北沿海;使中国的领海和内河主权、海 关和外贸主权、司法主权等进一步丧失;而列国公使常驻北京,又极地面便利了列国 对清政府就近施加影响和加强罢休。使中国半隶属国化进一步加深。
(三)甲午干戈过甚强项《马关协议》是《南京协议》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它给中国带来了贫窭的横祸,使中国的半隶属国化进度进一步加深。它强占中国大片疆城,不仅严重坎坷了中国的疆城齐全,而且刺激了列强均分中国的诡计,掀翻了帝国目的均分中国的狂潮。同期也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民族觉醒的信得过发端。
(四)中法干戈是中国反对骚扰并取得告成的干戈,但驱逐却被清政府的和洽蹊径摈弃。中法干戈不仅收尾了第二次烟土干戈以后形成的“中外合好”的场面,而且进一步袒露了清政府的腐化窝囊和对外心虚和洽的激情,生长了英、法、俄、日等列强骚扰中国过甚邻邦的诡计。
(五)八国联军干戈过甚后强项的《辛丑协议》,使中国要职守巨额的赔款,匹夫承受的祸殃更深;也使中国的更动派和部分国人看清了清政府的衰落窝囊,因而纷纷相沿反清的革庆幸动。此外,《辛丑协议》的签署,符号着中国社会照旧富有沦为半隶属国半封建的状态,清政府已在很猛进度上成为西人罢休中国的器具。
3、美国 1787年宪律例律的国度轨制特征
(一)主要内容。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会议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宪法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为联邦制国度。字据宪法,联邦的中央国度机关具有超出各州之上的权力。宪法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国度最高行政首级是总统,由选民辗转选出,任期4年。总统既领有行政大权,又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率。总统过甚任命的内阁不合国会崇拜。总统需要依期向国会提议洋情答复,同期有权否决国理解过的法律。如国会两院再行以2/3的多数票通过该法律,即可平直见效。宪律例律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 众两院构成。接洽院每州议会选两名代表构成,任期6年,每两年改组1/3。众议院议员由选民平直选出,任期两年。国会领有税收、贷款、刊行货币、次第度量衡、邮政、斗殴、征兵等权力。一切法律经国理解过,总统批准,即可见效。最高司法机关是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须取得接洽院的欢跃,终生任职。最高法院有诠释一切法律和协议的权力。
(二)特征。从国度体制来讲,这部宪法体现了均权和制衡的原则。它通过三权分立的体制来增强资产阶层的总揽力量,合营资产阶层和社会上的很多矛盾,而况重视少数人权力过分扩张以及个人独裁的产生。1789年又制定出针对宪法的10条修正案,次第了多少公民的解放职权,使这部初度出现的资产阶层成文宪法愈加齐全。
俄国关税四行二局农奴中国发布于:辽宁省声明:该文见识仅代表作家本身,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劳动。